01-04-2024, 10:34 PM
三小时的演唱会。
她轻快的歌词与节奏、轻盈的音乐表演、对舞台轻而易举的驾驭、与观众轻松互动(拥抱并戴帽,感觉是科比女儿),加之轻灵酷炫美幻多元的舞美,使得整场演唱会堪比一场音乐剧,或者音乐轻史诗。
校园霸凌、性别歧视、网暴遭遇、舔舐情伤。她的音乐中没有宏大叙事,只有这些特别私人的,但又能深刻引发每个人情感共鸣的微主题,建构在演唱会的各个板块,折射出社会的一斑、生活的一隅。
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Taylor Swift,我会用“举重若轻”。
刚看完,一位以LED技术方案和屏幕用于服务影院放映系统的专家朋友,问我,你会去电影院看The Eras Tour么?
我回答,不会。一来,我已看完。二来,我认为最适合放映它的场景,不是影院,而是夜店,而是Live House。
这场演唱会,最适宜观众站着观赏,因为,你会不自觉随着节奏舞动起来。
舞动,相比坐着,也是一种“轻观赏”的方式。
作为低迷经济的民间强行针,斯威夫特自秉天赋,热爱又努力,百年难遇。她将“个人经历”作为“创作”主线,不禁让我想起董宇辉的“自我叙事”式“创播”主线,或许也折射出东西方的某种社会共性。
斯威夫特的人生经历,并没有选择“轻松”模式,她带头抗争,最终实现头部平台(苹果)向艺人支付版权费、让音乐人拥有母带所有权。
或许她的人生理念是,“我不是受害者,我是幸存者,我更是反抗者。”